新能源汽车维权问题多发 销售、电池、智能驾驶成三大重灾区3

日期: 2025-03-16 作者: 行业资讯

  渗透率超50%的总体目标;然而仅仅4年后,在2024年上半年,据乘联会数据,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以及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就双双超过了50%,实现了对燃油车的反超。

  近年来,随着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座驾,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种种矛盾也获得慢慢的变多的关注;而在如今行业激烈竞争、淘汰之际,各品牌、厂商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在质量、服务等方面令消费者满意、尊重消费者的权益。

  如今,又是一年3·15,过去一年里,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那些受消费者关注、投诉较多的问题,销售-交付、电池安全、智能驾驶是三大投诉重灾区。

  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厂商一直在升级旗下产品、增加配置、更新系统,这本应是消费的人和厂商双赢的局面,然而,由于配置升级、升级配置价值等信息差的存在,却滋生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近日,有多名网友晒出一份“比亚迪汽车24、25款车型全体车主联合维权声明”。

  车主们的维权声明表示,在宣传及销售过程中“知新卖旧”,涉嫌隐瞒产品迭代计划、未明确区分产品代际,构成误导性销售,致使老车主的购车权益受损。与此同时,在车质网平台的投诉排行上,截至3月10日,最近七天中投诉量前十名的车系有九家归属,而每个车系都涉及产品新旧款迭代纠纷。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了消费者短期内已购同款车型的升级版本,新增“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中控屏幕升级等核心配置,然而售价却与原款持平。

  这让此前不久购买了原款的车主们感到愤怒,他们都以为比亚迪在明知新款智驾车型即将上市的情况下,未向消费者披露产品迭代计划,仍大量以与升级配置后的新款车型相同的价格销售配置落后的库存原款同名车型。这种行为剥夺了花了钱的人商品和服务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违反了《广告法》中商品信息应真实、准确的要求。

  同时,维权车主们认为,此次改款与车主购车时间间隔不足六个月,导致原款车辆市场残值大幅缩水,且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升级至新配置,这对车主二次出售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显示,当前同型号非智驾版二手车估值较上月下降18%-25%。

  另外,捆绑销售也让我们消费者们恼火不已。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部分品牌试水“付费订阅”功能,在网上有一定争议。

  2024年12月19日,有博主在今日头条转发了一条极氪001车主吐槽“座椅和方向盘加热需要付费使用”的信息,短时间内就有800多条评论。据新黄河记者报道,目前001在售的2025款分为WE版、ME版、YOU版,分别对应低配、中配、高配,而涉事车型主要是2022、2023款的001WE版等旧款低配车型需要购买冬季温度包。

  豪华品牌也曾在这项策略上引起过争议,据新京报报道,奔驰曾公布消息称,部分车型可以支付4998元享用1年后轮转向功能,购买该项目后车主便可解锁后轮转向角度10度的功能;在北美地区针对部分EQ车型提供性能升级服务,车主可每年支付1200美元开通奔驰EQ系列加速性能包等。宝马集团也曾在2022年在韩国市场推出部分功能的订阅服务,需通过BMW ConnectedDrive应用商店进行购买后才能使用。

  甚至在车险方面捆绑销售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据2024年4月2日中山消委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体验报告,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3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商明确说不卖裸车,必须在店购买保险。剩余27家表示无捆绑,无套路。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有11家销售代表表明,如果不在店选择上牌、购买或者贷款等服务,则无法享受交流中提及的购车优惠,存在变相的捆绑销售情况。

  据魔都眼2024年5月17日的报道,做汽车租赁的胡先生反映,“在购买商业险的同时,必须要购买一份承运人险 ,然后才可以开出商业险的投保单来,不签商业险就不让买。”

  据悉,公司要求附加的这份承运人险,保的是司机和乘客的人身,人均理赔上限为50万元。看似是合理要求,但对于网约车来说,却是重复投保。因为在获取网约车辆运输证件之前,租赁公司一定要先去交通委指定的窗口购买同样功能的乘客意外险,人均理赔上限为40万元。

  就算避了销售的“雷”,安安稳稳拿到车对于消费者也存在风险。近年来厂广泛使用预售模式,这种把风险转移给消费者的操作备受争议。预售模式本是为了优化生产、避免资源浪费,但厂商过分依赖高来扩张业务规模,反而使得企如同过去的房地产的模式一样,使得新能源车也成了交付逾期的“重灾区”。按照央媒数据,多数新能源车企交付周期在1 - 4个月,部分热门车型等车超半年。

  而逾期到最糟的情况便是厂商彻底违约。2024年12月11日,一封极越CEO夏一平的内部信引爆了市场。当天夏一平召开了内部视频会议,在会议上夏一平复述了这封信,并且宣布资金链断裂,之后由部门领导口头宣布原地解散。这让众多预付订车的车主和已购车的车主完全失去了保障,一时间舆论矛头纷纷指向极越背后的百度和吉利,后者也不得不站出来承诺为广大购买的人兜底。

  2024年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能源安全和火灾扑救难的问题,国家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要转变防控理念、提高设防标准、加强科技攻关等。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关于锂电池热失控以及起火后难控制,甚至有可能导致车辆自燃爆炸等问题也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线日,广州市海珠区,梁先生驾驶零跑C11电动汽车行驶至南洲北路时,前车盖突然炸响,随后冒出浓烟。梁先生试图从后备箱拿灭火器灭火,但因被浓烟包围而放弃,只能退到路边报警求助。消防员到达后设置警戒标志并紧急出水处置,经过近一小时扑救,现场明火被扑灭。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工作人员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起火原因尚不清楚,称车辆起火原因多样,如自行改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等,且零跑汽车经过严格安全试验验证以保证产品使用安全。而就在本次零跑C11自燃的当天,

  发布了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40万辆的海报。据媒体统计,2024 年,零跑C11已被曝发生三起起火事件。除了潜在的质量上的问题,更让我们消费者担忧的是出现事故后厂商的反应,厂商往往不愿意承认车辆存在质量上的问题甚至刻意回避、掩盖,这也导致一些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发生。

  2024年7月24日,据“津云”报道,浙江杭州某汽车租赁公司员工陈女士表示,公司新买 2 个月的极狐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发生自燃,消防人员控制火势后,厂家工作人员在没有经过车主和消防人员同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拆除了车上所有的极狐LOGO,并给车盖上了黑色的车衣。

  陈女士表示,事情发生了,相关的起火原因尚不明确,有待查明,但厂家的这样的做法让人难以理解,“也许是为维护他们的声誉,但我们大家都认为厂家的做法很不妥当,毕竟还需要调查。”

  后续极狐发布声明称,事件为车辆“过火”导致,经现场初步勘查并结合后台数据发现,火情发生前车辆动力电池电压、温度和绝缘等数据正常;然而,为何现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选择抠标,极狐闭口不提。

  就算厂商承认车辆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争取到令人满意的事故赔付和处置结果也往往让我们消费者感到心力憔悴。

  据齐鲁晚报报道,2025年2月21日,青岛市民谈女士表示,她在2023年8月花费13.1万元购买的北汽新能源EU5轿车在无启动状态下突然自燃。谈女士表示,车后备箱放置的单位工程资料被烧毁,若不能按时上交,单位将面临大额罚款及不可预估的损失,而北汽厂家却迟迟不正面处理问题,让她更加气愤。

  事故发生后,北汽厂家派人查看,现场消防和厂家工作人员均认为火从车辆尾部底下燃起。之后分歧便开始产生,首先是事后处置问题。北汽厂家方面的工作人员当场便希望将车拖走,他们表示“我们应该先拖车进库,拆解排查起火原因,然后反馈给厂家,最后由厂家给出赔偿方案,这是我们的工作流程。”但谈女士却反对这样的作法,“如果不先给出赔偿方案,拖走车后就没有了证据,索赔更难。”

  然后在赔付方案上面也产生了矛盾,北汽厂家委托“青岛万事得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责任判定书》,明确这辆EU5自燃因热失控,事故原因为车辆产品问题,由北汽经销商青岛万事得与客户沟通赔偿事宜。

  但青岛万事得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提出按折旧残值给予补偿(初步折算赔偿9.3 万元)的方案遭到谈女士反对,“车辆还在质保期内,我们又不是卖二手车,为何需要按二手车赔?”。谈女士希望厂家按原车价赔偿,并对别的损失据实赔付。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不单单是发动机换成了电动机,更重要的是在车辆上有了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不过作为人们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甚至承载生命安全的乘用车,智能化的实现必然要以可靠性为基础,否则反而会给消费者生活带去不便。

  ,在行驶过程中忽然出现系统黑屏,导致车辆被迫停在路旁。衡先生联系了理想汽车的客服。客服人员首先询问是否误触了某个按钮,衡先生明确说没有。随后,客服人员又解释称,汽车当时正在进行系统升级。但事后

  产品线的现任总裁刘杰却对客服的说法进行了否认,刘杰指出,理想汽车OTA在线升级需满足以下五个条件:首先,车辆四门需落锁;其次,整车需断电;再者,需在OTA升级预约的时间段内;此外,车速需为0;最后,车辆需处于P档位置。只有当以下五项条件同时得到满足,车辆才会进行OTA在线升级。那至于为什么汽车会突然黑屏,这或许有待理想深入研究。自智能化概念在汽车上存在开始,就时常存在系统故障的问题。

  2025年1月9日,“比亚迪App崩了”登上热搜。当部分比亚迪车主习惯性地选择开车出门上班时,却发现App始终没有办法连接,无法开启车门。由于习惯了手机app操作,不少车主没有贴身携带实体钥匙的习惯,最终只好步行上班。

  当天中午,比亚迪官方回应:“今早有部分车辆受一定的影响,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其间仅云服务控车受影响,手机NFC车钥匙、手机UWB车钥匙、蓝牙钥匙不受影响。有关问题,云服务商已经解决,已恢复正常使用。”

  车主透露,特斯拉App虽然没再次出现过这么明显的故障,但在有时候系统升级后,也会短暂出现部分App功能没办法使用的情况,但过一会儿自己又好了。去年12月13日,有网友反馈领克汽车的App“断网了”“定位出问题了”,领克官方客服回应称,由于云服务器出现异常波动,导致部分用户车控App使用出现异常,已在紧急处理,会尽快修复。

  汽车全球销量占比为70.5%,中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正带动全世界汽车工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如果中国新能源车企们想要逐步走向世界,那么尊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一定要重视的问题。(文章来自:理财周刊-财事汇)

下载爱游戏,专营 自动扶梯 住宅电梯 载货电梯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606996220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爱游戏手机版app_乐鱼手机版官网下载苹果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40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