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超500亿元杭州发布新一年政策“大礼包”

时间: 2025-02-16 09:02:08 |   作者: 载货电梯

产品介绍

  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召开杭州市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若千政策(2025 年版)》(即杭州市 2025 年版“8+4”经济政策)。

  二是力度“加码”。对智能物联、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21项存量政策进行“加码”,新增支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航空物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等18项政策。

  三是资金“加持”。“8+4”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专门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AI、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

  四是兑付“加快”。按照“应上尽上、应兑尽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原则,加速政策资金直达快享。

  锚定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聚焦企业、转化、平台、技术、项目、金融、教育、人才等八大关键环节,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重点坚持“四个推动”形成合力:一是推动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雏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学技术项目300项以上,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市级科技重点项目占比不低于80%。

  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深入推动一批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强化科学技术金融支撑保障。

  三是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建立重大科创平台财政资金评价拨付机制,落实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全年实施科创强基项目18项以上。加快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第三个大科学装置预研。

  四是推动教育科学技术人才实质性贯通。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推广落实“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四个特点:一是更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五大产业生态圈,前瞻布局“5+X”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更加精准落实惠企政策。实施以设备更新为主的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新增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600亿元左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

  三是更高水平推动数实融合。新增省级工业网络站点平台10家、未来工厂3家,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四是更大力度强化用地保障。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新增“工业上楼”空间250万平方米以上,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万亩以上。

  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内需。

  一是加力提振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增加体育赛事、演唱会、首店首发首秀等优质消费场景供给,全年选树夜间消费“名星”店100家、新引进各类首店200家以上。

  二是优化以旧换新,扩大范围支持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加大电瓶车换新补贴力度,简化补贴申领程序、优化兑付方式。

  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总部企业未来的发展,力争市级总部企业超600家,认定“三星级”以上总部企业100家,加强总部项目用地、企业用车指标、人才授权认定等政策支持。

  四是聚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企业申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予以奖励支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产值5亿元以上检验测试机构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五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力促进文化“新三样”(网剧、网文、网游)出海,重点发展数字视听、数字影视、数字演艺、电子竞技等新型文化业态。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滚动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超300公里。

  一是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亿元规模低空产业基金。

  三是支持多式联运发展,优化完善水路集装箱政策措施,杭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万标箱。

  四是推进杭州港建设,推进全市145公里航道设施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开通零碳水上旅游航线。

  五是稳步推进交通惠民,推进“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新改建110公里,大中修600公里。开通城乡客货邮融合线条,新增综合性服务站点51个。

  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力争全年批发业销售额突破5万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2.9万亿元,数字贸易额规模达3350亿元,实现服务贸易额规模达375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突破9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 70 亿美元。

  一是建设全球数贸港,落实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发展布局、重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第一区、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子商务”融合模式,推进大宗商品投资贸易服务创新中心建设。

  二是创新外贸模式,鼓励“新N样”企业开发外贸新产品,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全国自贸区数字贸易制度创新第一区。

  三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西湖国际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提升杭州会展活动影响力。

  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培育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培育外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支持中小外贸企业上规升级、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集中精力抓好省重点项目2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市重点项目9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

  具体围绕四方面发力:一是深化项目研究,统筹市重点项目推进,支持跨区、跨流域项目的前期研究。

  二是用好上级政策,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抢抓全省专项债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契机,用足用好专项债。

  三是提振民间投资,推动产业基金、用地、用能等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在2024年“3个70%”基础上力争提升至“3个80%”。

  四是攻坚重点项目,对项目推进成效显著的区、县(市)按季度予以要素资源激励,持续浓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氛围。

  一是开展“强城提能”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30个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

  二是开展“兴村提质”行动,持续培育20条以上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和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力发展山林经济,开展“联乡结村”帮扶活动。

  三是开展“融合提速”行动,以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为重点任务,推动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双向飞地”建设,支持淳安在杭飞地建设,助推淳安县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配置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劳有所得”方面,全方面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幼有善育”方面,修订完善杭州市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持续打造便捷、安全、科学、多层次的普惠托育服务生态。

  “学有优教”方面。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6所,新增学位5万个,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

  “住有宜居”方面,新筹集公租房3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400套。推出青荷驿站房源500套(间)。全面完成20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推动15-20年住宅老旧电梯能换尽换,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6000台。实施城中村改造6897户。

  “老有康养”方面,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和基本生活补助,实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持续推进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乡镇(街道)康养联合体建设,扩大助餐服务覆盖率。

  “病有良医”方面,持续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深入开展“1336”人才培育工程,深化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

  “弱有众扶”方面,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

下载爱游戏,专营 自动扶梯 住宅电梯 载货电梯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606996220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爱游戏手机版app_乐鱼手机版官网下载苹果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闽ICP备2021014071号-1